外资品牌产能回迁 折射中国空调业问题
近半年,众多外资品牌产能回迁到本土,2015年初松下电器就有意回迁在华的白电产能,涉及到在广州与万宝集团合资年生产能力在400万套的工厂,调整经营策略由“中国制造、返销日本”的模式转变为“日本制造,输出中国”;2015年7月份,日本大金空调宣布,将把在中国的部分(主要涉及R32生产线)家用空调产能回迁至日本本土,包括委托格力代工和大金空调在苏州的空调产能。原因有三:
第一,中国目前人力成本逐步升高,工厂压力不断增加。
第二,中国整体市场产能过剩,出口不利,日元持续贬值,汇率压力巨大,市场难以释放。
第三,中国国内空调市场竞争白热化,增量不足,人口红利削弱,这也是对外资企业产能回迁或者撤出中国最直接的因素。
这些表面现象折射出哪些问题?中国的空调产业究竟怎么了?那由笔者为大家做个剖析,一探中国家用空调产业发展的现状。
折射问题一,利润空间不足。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价格战,打破了中国家用空调市场的宁静,企业良性健康持续的发展,必须要有稳定的利润作为保障,但为什么众多空调企业会不约而同的打起价格战?随着2013年各种刺激政策的结束,之前中国空调生产线快速增加,产能严重过剩,对于部分二三线品牌来说市场的实际销售量仅占自身产能10%左右,内需市场的严重透支,出口量下滑,增量严重不足,行业库存水位不断打破记录,价格战一触即发。业内龙头企业2014年9月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,而且是线上、线下齐发力,将整个行业产品均价从3800元下拉至现在的3100元,外资品牌虽然产品质量非常过硬,但在价格极速下探的大环境下,毫无优势可言,市场份额快速萎缩,回迁产能甚至退出中国市场。
折射问题二,技术升级乏力。整个空调产业自2009年变频空调技术推广普及至今,再没有革命性的升级,市场增量不足,更新换代乏力。目前市场销售热点无论是智能、自清洗、净化等虽然给消费者带来很多惊喜,但都没有对空调行业有革命性的改变。虽然根据《蒙特利尔议定书》约定,中国主流的R22的生产线要在2030年之前全部升级,但制冷材料的升级改变对大众消费的影响微乎其微。如果加快产品的迭代,就必须要有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得到的变化。
折射问题三,行业洗牌加速。从众多企业实际了解的情况上看,中国空调行业库存水位仍然在不断提升,虽然众多企业在裁员减产,但生产并未停止,依据主流企业反馈的库存信息,截止2015年8月中国空调库存总量接近4600万套。空调市场渐渐进入淡季,加之之前的库存,主流企业冷年开盘不利,必然要清理库存,回收资金,未来两年价格之战必然愈打愈烈,行业洗牌加速。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8月内资品牌格力、美的、海尔三大品牌市场占有率接近75%,大金、三菱电机、松下、LG等全部外资品牌市场仅占6%,而且还在持续萎缩。
折射问题四,经销商思路转变。第一,经销商压货的必要性下降。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今年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,以往都是经销商大量压货才能度过旺季,但现在很多制造企业在全国布局了中转仓库,库存压力由经销商向厂商转移。第二,经销商的选择性提高。以前做暖通行业的经销商目前很多都在跨品类、跨品牌经营,选择的空间和余地更大,品牌、品类忠诚度降低。第三,经销商信心不足。中国目前整体经济增速放缓,消费者持币待购,经销商也不愿更多的资金压货,对企业提出的市场政策反映平淡。综合上述因素,导致今年冷年开盘不景气。
未来中国空调市场的价格战还将持续,洗牌速度加快,随着国内空调产品线的环保升级,未来出口发达国家还会有一定的增量,但对于这么大的产能如同杯水车薪。对于2016年中国家用空调冷年整体市场而言,去除极端天气因素,奥维云网预测销量4348万台,与2015年冷年基本持平,销额1423亿元,同比下滑3.8%,增量乏力,下行压力巨大。
- 上一篇:冰箱业阵痛调整才刚开始,转战高端市场非易事
- 下一篇: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